全部國際觀點

  • View More 超級央行日.jpg
    國際新聞

    超級央行日 全球金融大警戒

    〔經濟日報/編譯 湯淑君、記者 陳美君/綜合報導 〕




    全球金融市場今(16)日迎來超級央行日,除了美國聯準會(FED),包括台灣、英國、瑞士和巴西等主要經濟體央行都將舉行貨幣政策會議。市場對FED升息幅度預期,從5月的決策會後一路從2碼增至3碼,甚至4碼,由於通膨壓力驟升,目前市場已高度警戒。

    美國5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升抵8.6%,代表在4月稍降後又往上衝得更高,粉碎通膨觸頂下滑的希望,也加深Fed對通膨可能已失控的疑慮,使市場喊出Fed本周應一口氣升息3碼。

    我中央銀行也將於今日召開第2季理監事會議,市場聚焦四大議題,包括央行本季是否升息與升息幅度、是否加碼第五波打炒房、國內經濟成長與通膨率展望,以及對國際景氣的預估。市場預料,央行本季將持續升息,幅度自半碼起跳,但也有不少金融圈主管押寶,央行今日將宣布升息1碼。

    早在一個月前FOMC決議升息2碼時,財經網站MarketWatch專欄作家韋拉德(Cody Willard)就撰文評論說:「Fed昨天升息50個基點,試圖哄人人開心,很蠢。如果他們認真抗通膨,那麼基於利率遠低於應有的水準,他們昨天必須宣布升息75個基點並承諾還會再升3碼,才有震撼力。相反地,他們仍以為可以玩老掉牙的口頭喊話遊戲。」

    在CPI報告顯示通膨不但未觸底,反而繼續上揚後,韋拉德如今認為,現在FOMC應該要一口氣升息4碼,也就是整整1個百分點,才能引起市場注意並發揮「震懾」效果。

    投資刊物「Kobeissi Letter」創辦人暨總編輯柯貝西認為,Fed現在陷入進退兩難處境。

    他說:「如果Fed猛力提高利率,市場會因解讀為衰退疑慮加深而下跌;而如果Fed收斂鷹派語調,那麼市場仍會因為通膨顧慮加深而跌。」他預料Fed「不論在本周或今年底前,都會把煞車踏板踩到底,除此之外別無選擇」。

    至於我央行今年3月時預估,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為4.05%,CPI年增率為2.37%。不過國內疫情第2季急轉直下,加上美通膨率超乎預期,市場研判,台灣央行本季將下修今年經濟成長率、恐無法保「4」,CPI年增率會進一步上修,持續超越2%通膨警戒線。

    金融圈人士認為,房市受疫情影響已見趨緩,且央行若升息,對房市也有抑制效果,是否還需要加碼打炒房,市場屏息以待。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6811/6391552?from=udn-catelistnews_ch2
    *圖片來源:網路
  • View More REITs抗通膨.jpg
    國際新聞

    抗通膨 美REITs聞「升」起舞

    〔工商時報/陳欣文、孫彬訓 〕




    受到Fed升息加上補跌,導致美國REITs(RMZ指數)此波大幅修正17%,投信法人表示,預期六、七月升息前REITs市場仍會震盪,但下檔風險已有限,今年美國REITs獲利強勁,分析師估計美國REITs獲利將成長逾12%,優於美國科技股。

    另外,依歷史經驗,在Fed升息期間,美國房價跟著同步上漲,REITs具備抗通膨與高息防禦特性,在超跌及獲利強勁雙優勢加持下,後市漲升行情看俏,現在是逢低買進時機。

    台新北美收益資產證券化基金經理人李文孝指出,美國REITs產業明確度高,租賃與租金仍處在擴張階段,第一季財報高達七成優於預期,僅9%不如市場預期,上修全年獲利展望公司也高達73%,進入第二季成長力道依舊強勁,預估2022年獲利仍呈現緩步上修,其中旅館與住宅向上調整較多。就財務狀況分析,美國REITs今明二年到期債務並不高,其中住宅、個人倉儲、工業在7%以內較低。儘管利率大幅上升,但因美國REITs需籌資的比重並不高,加上九成都是固定利率,對今年獲利影響較不明顯。

    李文孝表示,就基本面分析,美國REITs今年各次產業呈現同步成長榮景,在工業物流中心方面,第一季表現持續亮眼,空置率持續下降至3.3%,開價租金年增15.4%,預期2022下半年供需才能平衡,雖電商需求下滑,但因第三方物流與實體零售商因積極調整供應鏈而吸收更多面積,導致總需求仍穩健,租金仍將持續向上。

    在住宅方面,全美住宅租金四月份繼續較去年同期上揚15.2%,首季住宅REITs公司不管是陽光帶或是東西岸,獲利多超出預期並認為今年租金有持續上漲動能,同時上修同店獲利增長至12%以上。先前受疫情衝擊最大的旅館業受惠旅遊及商務活動持續恢復,每月關店比例一路下滑,住房率與價格持續上升,業者獲利持續轉正,爆發力十足。

    群益道瓊美國地產ETF基金經理人李鈺涵表示,今年以來近期美國景氣與獲利成長,象徵美國整體經濟呈現復甦型態,利率處於低點吸引投資人置產,帶動美國房市明顯轉熱,美股REITs資本利得也連帶水漲船高。

    此外,地產ETF是穩健息收的產品,亦能滿足投資人對收益的渴望,可說是資本利得、收益兩頭賺。預期未來通膨持續的環境之下,建議投資人可分批佈局,一次掌握REITs市場的租金收益及後市增值行情。



    REITs成長動能有靠山 後市穩

    美國REITs是目前成長動能相對強勁的市場,美國各產業REITs同店租金淨收入年率全面成長,其中自倉儲與mall成長最強,今年第一季整體同店租金淨收入成長8.6%,續創20年新高,利潤成長亮眼、承租率持穩向上,基本面續強。

    日盛長照產業收益不動產證券化基金研究團隊表示,觀察Refinitiv資料統計,REITs業者以及醫療保健業者第一季財報表現上仍有不錯的成果與動能,2022年第一季醫療類股與REITs類股之預期EPS年成長率優於大盤且超過七成優於分析師預期,2022~2023年長照與醫療保健REITs利潤率可望回升。

    合庫全球醫療照護產業多重資產收益基金研究團隊指出,適合高齡者設施住宅在過去一段時間表現相對落後,隨著疫情緩解,市場需求回溫,入住率上揚,將有利未來股價表現。

    凱基未來世代關鍵收息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葉菀婷表示,最近美國房價與租金持續調漲,源自通膨推動上漲的因素,不動產市場租金攀升,可望帶動以租金收入為主的REITs資產,在股市動盪之際,持續受投資人的青睞。

    第一金全球不動產證券化基金經理人黃筱雲表示,在聯準會升息壓力籠罩下,資金迅速轉進REITs資產,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不動產租金通常隨著物價上漲而調整。二是本次升息反映景氣復甦情況,由於經濟活動重啟,將刺激商辦、廠辦、住宅租賃需求,有利REITs產業獲利提升。


     


     



     





    *資料來源:https://ctee.com.tw/news/fund/661805.html
    *圖片來源:網路
  • View More ECB緊急會商.jpg
    國際新聞

    ECB緊急會商 防堵歐債危機

    〔 經濟日報/編譯 湯淑君/綜合外電 〕





    歐洲央行(ECB)決策官員15日召開臨時會議,商議如何藉調整到期債券收益再投資方式,以及設計新的購債計畫,來協助債台高築的歐元區成員國,設法緩和因收緊貨幣政策引發義大利等國公債遭遇的賣壓,化解市場對歐債危機再起的疑慮。


    上周ECB在利率政策會後宣布,計劃在7月和9月提高利率以壓抑通膨,歐元區周邊國家的政府公債價格應聲重挫、走勢反向的殖利率飆高。ECB缺乏具體計畫限縮借貸成本升高的幅度,更加劇這波賣壓,反映市場愈來愈擔心決策官員太放心義大利、西班牙、希臘等負債累累國家的處境。

    ECB在罕見的臨時會後發布聲明說:「管理委員會(Governing Council)決定,PEPP投資組合中到期債券贖回的資金,再投資時將賦予其彈性,為的是讓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持續運作。」疫情緊急資產收購計畫(PEPP)是疫情期間實施的援助計畫,最近已終止。

    同時,聲明表示,ECB管理委員會也決定加速研擬「新的防分裂工具」(new anti-fragmentation instrument),以協助財務較弱成員國經濟因應借貸成本升高的挑戰。聲明寫道:「疫情已給歐元區經濟留下持久的弱點,這確實是造成我們貨幣政策正常化傳導至各地成效不均的一大因素。」

    義大利10年期公債殖利率14日竄升到4.27%,是2014年初以來最高,且比作為歐元區指標的德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高出超過250個基點。但15日隨ECB緊急會商消息傳出,市況平靜下來,義大利10年期殖利率跌破4%,與德國公債利差縮小到230個基點。西班牙與德國10年期利差同步縮小,從前市的135個基點減至127個基點,希臘從295縮至271個基點。

    歐元對美元匯率在宣布要舉行臨時會時應聲上揚,升值幅度一度多達0.88%,但之後漲幅收斂,目前漲0.1%,報1.0429美元。Algebris投資公司研究員梅勒表示,這場緊急會議為ECB爭取到一些時間,會議結果或許也算是預期當中最好的了,只不過仍未讓情況完全脫離險境。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6811/6391409?from=udn-catelistnews_ch2
    *圖片來源:網路
  • View More 宏觀0613.jpg
    時事分析

    Armor 宏觀經濟 - 回顧與分析 0613

    今年可轉債表現不佳主要歸因於:交易定價已攀升至非常激進的水平,票面利率遠低於平均水平,而且平均轉換溢價很高,這是不具備轉換功能債券的理論投資價值,可轉換債券的價值不應低於此值。事實上,今年市場利率和公司債券收益率的上升破壞了最激進的可轉換債券發行的債券底線,從而為投資者提供了較低的下行保護。

    雖然美國國債收益率的上升損害了債券底線,但可轉換債券也面臨著股票波動性增加的風險。平均而言,可轉換債券在1999年至2019年期間表現出約60%的美國股市波動性,這限制了可轉換債券的下行風險;然而,最近波動性已升至美國股市的90%左右。

    從歷史上看,收益率相對較高的不良可轉換債券在市場反彈期間表現優於大盤,儘管今年可轉換債券的收益率有所上升,但鑑於違約和信用風險相對較高,吸引力似乎遠不及投資級和高收益債券的收益率。因此目前資金暫時大多以優良固定收益為主要標的。




    撰文-鎧.資本Jolly Chen
  • View More 0610焦外3.jpg
    國際新聞

    美股走勢為何像松鼠亂竄?分析師:答案在債市

    〔經濟日報/編譯 湯淑君/綜合外電 〕




    美國股市投資人最近一瞧見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衝上3%,就像一群松鼠發了瘋似地躁動不安,加劇股價來回擺盪。分析師指出,要明白原因出在哪,瞧瞧美國公債和公司債殖利率水準便知。

    財經網站MarketWatch報導,DataTrek Research共同創辦人柯拉斯(Nicholas Colas)7日在研究報告中寫道:「不論是美國聯邦政府或企業,都承擔不起殖利率升到10%以上的後果,那在1970年代很常見。這正是為什麼,『聯準會護盤』論現在焦點全轉向公債殖利率了,也為什麼股市一見殖利率衝上3%,就變得像松鼠般躁動不安。」

    所謂「聯準會護盤」,意指市場盛傳有某種「聯準會 ( FED ) 賣權」(Fed put),這種說法至少從1987年10月美股崩盤後就流傳至今。那年美股崩跌促使時任Fed主席葛林斯班(Alan Greenspan)掌舵的Fed啟動一連串降息「救市」。實際的「賣權」(put option)是一種衍生性金融商品,賦予持有人在標的資產價格來到履約價格(strike price)時有權賣出,可充當投資人防範市場下跌而買的一種「保險單」。

    柯拉斯指出,美國政府公共債務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率現已升到125%,遠高於1979年的31%,而企業負債水準也升到相當於GDP的49%,也高於1979年的35%。

    也就是說,目前美企負債占GDP的比率,比1970年代水準高40%,只是被今日企業股票估值大幅高於1970年代給抵銷了。柯拉斯說,藉由發行股票籌錢減債,或許不是企業執行長或股東偏愛的選擇,但若償債成本變得失控,不失為一種可行的方法。

    然而,利率升高勢必加重償債成本,而如今公、私部門債務占美國GDP比率遠高於1970年代,加上美國公債遭遇劇烈賣壓已推升殖利率,美債10年期殖利率在本周一(6日)升到3.011%,是5月初以來首次回升到3%以上。同時,美股今年來已隨美債殖利率攀升而重挫,反映對通膨熾熱和Fed積極升息的顧慮。

    柯拉斯警告,美國公債和公司債殖利率萬一衝破10%,勢必使償債成本大增,帶來的衝擊將遠甚於1970年代。他認為這正是「Fed護盤」已從股市轉向債市的原因,因為Fed主席鮑爾與其同僚明白,絕對不能讓結構性通膨越雷池一步,也必須讓公債殖利率維持在遠低於1970年代水準。

    這點足以說明為何美國股市在美債殖利率升抵3%時變得搖搖欲墜,和2018年第4季的情況如出一轍。他說,重點是,市場擔心,殖利率一衝上3%後,就可能持續升個不停,那將帶來諸多的不確定性。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6811/6373861?from=udn-catelistnews_ch2
    *圖片來源:網路
  • View More 0610焦外2.jpg
    國際新聞

    大陸解封效應 美夏季港口貨櫃量估飆升

    〔經濟日報 / 編譯 季晶晶、易起宇 / 綜合外電 〕



    美國全國零售聯合會(NRF)表示,美國港口在今年夏季所處理的進口貨櫃數量將會飆升,因為中國大陸解封後,會有更多商品趕在年終假期購物旺季之前,離開亞洲發往美國。分析師認為,這將有助支撐未來幾個月的貨櫃運價。

    NRF在8日發布聲明表示,美國主要港口未來幾個月的零售進口到港貨物量,預料都將維持在接近3月紀錄高點的234萬只20呎標準貨櫃(TEU)水準。據NRF與Hackett合夥公司共同編製的全球港口追蹤報告預測,5月和6月的到港貨櫃量均為231萬TEU,僅次於今年3月和去年5月的水準。

    報告預估,6月到港量將比去年同期增長7.5%,7月的零售進口量年比也將增加4.8%至230萬TEU。

    彭博分析師表示,儘管近來美國大型零售商的高庫存引發市場疑慮,但隨著大陸鬆綁防疫封控措施,未來幾個月的貨櫃運費,將因大陸經濟成長而受到支撐。

    負責處理美國-亞洲42%貨櫃貿易的美國加州洛杉磯港和長堤港,已準備因應今年的航運旺季可能提早到來;以往航運旺季是7月開始。

    不過,NRF也表示,今年中國大陸鬆綁封鎖導致抵達美國港口的貨櫃量大增,可能會剛好碰到美29座港口2.2萬名勞工合約到期的問題。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6811/6377109?from=udn-catelistnews_ch2
    *圖片來源:網路
  • View More 0610焦外1.jpg
    國際新聞

    美天然氣大廠關閉 供應恐大亂

    〔 工商時報 鍾志恆 〕



    美國主要液化天然氣(LNG)生產與出口商自由港(Freeport LNG)表示,其位於德州一座天然氣液化廠,因8日早上發生大火而將關閉數周。外界擔心供應大亂,使製造業改用其他能源,反令LNG價格急跌。

    紐約液化天然氣近月期貨價格8日每百萬英熱單位(mmBtu)大跌6.3%,9日盤中續跌5.1%報8.255美元。其6日收9.322美元創14年新高後持續下跌。  

    自由港以電郵發表聲明,指該LNG廠設施因損毀嚴重而至少關閉三周。  

    該廠位於靠近休士頓的昆塔納島上,當地時間8日中午前起火。公司強調這場事故裡沒人員受傷,也不會對周邊社區造成危害。公司正調查肇事原因。  

    私人公司自由港的LNG設施規模為全球第七大,美國第二大。昆塔納島上的LNG接收站從2008年6月開始進口運作,2019年開始出口運作。  

    外界認為自由港關廠會令LNG供應更混亂。因為俄羅斯被多國制裁,尤其歐洲不斷尋找新LNG供應來源,以減少對俄國能源的過度依賴,使全球許多LNG進口國極需要美國LNG供應。  

    美國天然氣價格過去十二個月已飆漲三倍,部分原因是全球需求不斷增加。  

    自由港關閉工廠勢必令美國供應更緊張,但LNG價格反而持續大跌。能源資訊商Natural Gas Intelligence解釋,自由港設施每天生產LNG約20億立方英尺,關廠令供應大亂,反使價格大跌,因為該工廠何時復工仍不明確,在供應不穩和價格已大漲下,製造業乾脆改用其他供應穩定的能源而減少LNG需求。  

    美國LNG以出口為主,能源資訊署(EIA)指去年美國每天出口LNG量,較2020年大增50%至97億立方英尺創新高,今年估計每天119億立方英尺再創新高。




     



     





    *資料來源:https://ctee.com.tw/news/global/657708.html
    *圖片來源:網路
  • View More 宏觀0606FB.jpg
    時事分析

    Armor 宏觀經濟 - 回顧與分析 0606

    今年前五個月對投資者來說再難不過了,不僅股票面臨相當大的阻力,第二大投資類別債券也面臨相同情況。年初的時候,焦點仍然是通膨,但在2月,烏俄戰爭的爆發給資本市場帶來了另一個難以評估的問題,因此有理由擔心全球經濟增長可能在下半年降溫;中國的清零政策導致增長可能會放緩,美國的經濟動能也預計較年初減弱,因為聯準會目前正專注於對抗通膨,最近幾週和幾個月,聯準會一再強調融資條件過於寬鬆,應再次升至可接受的長期水平。

    對於投資者而言,通膨預期通常比實際通膨更重要,美國的通膨預期開始減弱,但是五年預期仍接近2.5%,如此看來我們還沒有走出困境。由於工資壓力和價格壓力目前在美國過高,這兩個組成部分可能保持在較高壓力的時間比年初預期的要長,因此我們認為,最近幾週高通膨比當前市場價格所反映的影響力有所增加。




    撰文-鎧.資本Jolly Chen
  • View More 0602焦外1.jpg
    國際新聞

    摩根大通警告 美國面臨經濟颶風侵襲

    〔 工商時報/鄭勝得 〕



    摩根大通銀行(JPMorgan)執行長迪蒙(Jamie Dimon)周三(1日)警告,美國經濟正面臨一系列挑戰,包括聯準會(Fed)緊縮貨幣政策與俄國入侵烏克蘭衝擊等,投資人應做好迎接「經濟颶風」的準備。

    迪蒙周三參與AllianceBernstein資產管理公司贊助研討會時表示:「颶風正朝著我們襲來,我們不知道這是小型颶風或超級風暴珊迪(Sandy)。你最好做好準備。」

    迪蒙表示,摩根大通正努力為這場經濟颶風做足準備,因此他們對於資產負債表規畫將非常保守。


     

     





    *資料來源:https://ctee.com.tw/news/global/653387.html
    *圖片來源:網路
  • View More 0602焦外3.jpg
    國際新聞

    聯準會力抗40年最惡通膨,經濟軟著陸機率微乎其微?全球央行導師:我支持「暴力升息」

    〔今周刊編輯團隊 〕



    「我對鮑爾說,你或許應該考慮升息到3%……。」約翰.泰勒(John Taylor)回憶5月6日的那場論壇,「不只是我,那天,許多聯準會官員都建議鮑爾必須加速升息。」

    正在與40年來最惡通膨奮戰的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為了澆熄通膨之火,他在論壇舉行的兩天前,剛剛宣布了美國近20年來最猛的一次升息,但即便一次調升了2碼,聯準會政策利率也僅在0.75%~1%的水準。

    向鮑爾提出建言的約翰.泰勒,除了有現任美國史丹佛大學教授兼胡佛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的頭銜外,更是成名多時的國際重量級貨幣經濟學家,有「全球央行導師」之稱。不過,泰勒最為經濟學界與金融市場所知悉的,是他在1992年提出、可用以評估美國聯邦政策利率最適走向的「泰勒法則」。

    何謂「泰勒法則」?簡單來說,它是一條數學公式,根據通膨率、國內生產毛額(GDP)等變數進行計算,算出來的結果,是「能夠控制通膨且讓經濟穩定增長」的最適當利率水準。

    而當前面對的史詩級難題,是美國與全球經濟正面臨無情夾殺,一邊,是竄升到40年高點的通膨壓力,如果聯準會要用激進升息、縮減資產負債表等壓住通膨,另一邊等著美國自投羅網的,極可能是貨幣過度緊縮引發的經濟重摔「硬著陸」。

    美國經濟這架引擎著火的飛機,究竟能否靠著鮑爾的操控軟著陸?鮑爾自己,雖幾度表態有信心,但也曾說溜嘴似地表示,「(軟著陸)需要一些運氣」。

    泰勒認為,當下通膨還不到「積重難返」的程度,「我支持聯準會採取『暴力升息』手段,如果夠猛,『暴力』的時間就不會太久。」當然,暴力升息難免讓金融市場恐慌情緒升高,所以,過程中的溝通很重要,「聯準會的利率,必須要有明確的依循規則,才能讓市場能夠應變。」

    《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夫則悲觀認為,「軟著陸,不無可能;但機率『微乎其微』。」
    另一方面,在聯準會啟動升息,導致美國經濟走緩,以及俄烏戰爭、中國封城打亂供應鏈等因素干擾下,也讓台灣經濟,面臨多事之秋。5月中,主計總處大幅下修全年經濟成長率,從3個月前的4.42%預測值,一舉調降至3.91%,預告今年經濟增幅難以「保4」。

    「3個重要指標都轉弱,未來景氣動能確實趨緩啊!」談及台灣下半年經濟展望,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院長梁國源,清楚表明「不甚樂觀」的基本態度。而他口中所謂的「3個重要指標」,分別是國發會定期公布景氣概況中的「景氣領先指標」分數、消費者信心指數(CCI),以及採購經理人指數(PMI)。

    他分析,景氣概況中的「領先指標」已連續半年走跌,分項指標中,也只有「樓地板開工面積」上升,其餘反映製造業信心、投資動能等項目皆為下跌,「主計總處的全年3.91%成長率推估數字,仍然太過樂觀!」

    至於鮑爾的「軟著陸」大計能否成功?仰賴聯準會對「控制通膨力道」的精準拿捏,至於力道的掌握,又脫離不了有效的「市場溝通」。

    而最終,通往軟著陸的「成就解鎖鏈」,無可避免將連結到文章開頭,泰勒對聯準會的那一句「耳提面命」:採取什麼樣的規則都好,但請務必要讓聯準會的政策「有規可循」。


     

     





    *資料來源: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25/post/202206010016/
    *圖片來源:網路
  • View More 0602焦外4.jpg
    國際新聞

    討債傳奇人物紐曼:新興市場債務違約潮來了!

    〔經濟日報/編譯 湯淑君/綜合外電 〕



    財經網站MarketWatch報導,提起紐曼(Jay Newman)這號人物,在避險基金界可是出了名的新興市場傳奇。他在任職Elliott Management期間,曾主導一波漫長但最後成功的討債運動,向阿根廷政府討回大約24億美元原本拖欠不還的債務,期間還曾扣押一艘滿載水手的阿國軍艦。

    如今,紐曼預言,新一波新興市場債務瘟疫將蔓延全球。

    紐曼在倫敦金融時報(FT)發表評論說:「我們正瀕臨一波新興市場債務違約疫情流行,其規模和強度將可與1980年代的債務危機相提並論。」他寫道:「西方國家央行紛紛提高利率、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後遺症、俄烏戰爭經濟衝擊引發的糧食和燃料價格暴漲、政府管理不善和貪腐,都是助長因素。」

    今年來,iShares摩根大通新興市場美元債券ETF(代號EMB)已下跌16%。

    紐曼在評論中指出,這次新興市場債務風暴來勢洶洶,但與往年不同點在於中國大陸在放貸方面扮演的角色。

    紐曼形容,中國大陸設下了「債務陷阱」(debt trap),等待在世界各地攫取重要資產。他說:「可以想見,一旦斯里蘭卡發現自己無法履行債務,中國就會觸動陷阱機關,堅持要求償還債務,並提議以進一步讓步和大片土地抵債,或提議提供額外現金協助政治領導階層度過難關。」

    紐曼說,國際金融機構(IFIs)、西方國家政府、「呆頭」非政府組織和國際新聞媒體,想必會異口同聲呼籲民間債權人向斯里蘭卡這類債務困頓國提供重整貸款的讓步條件,但「何必那麼做?除非債務人展現改造的意願和能力,除非所有債權人(包括中國和IFIs在內)都同意全盤公開他們主張的權利,並且同意協商以商務條件來解決,否則任何的債務重整都注定會失敗。」

    據了解,Elliott並不在斯里蘭卡主要民間債權人名單之列。根據彭博資訊的報導,截至4月止,斯里蘭卡主要民間債權人包括Fidelity Investments、Lord Abbett、T. Rowe Price、Payden & Rygel和SEI Investments。斯里蘭卡政府說,該國350億美元債務的官方投資人包括:亞洲開發銀行(ADB)、中國大陸、日本、世界銀行和印度。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6811/6357882?from=udn-catebreaknews_ch2
    *圖片來源:網路
  • View More 0527焦外2.jpg
    國際新聞

    彭博:全球經濟承受烏克蘭戰爭與大陸斷鏈雙重重擊

    〔經濟日報 / 編譯 陳家齊 / 綜合外電 〕


    彭博經濟學家指出,全球經濟原本期待在新冠疫情大幅減緩、國門重開下能夠療傷止血,如今卻遭遇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戰爭,以及中國大陸持續封城的供應鏈斷鏈的雙重重擊,使今年的經濟預估數據全面下調。

    彭博經濟學家分析,歐元區今年的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將因為烏克蘭與大陸的關係而少掉2個百分點,美國因這兩場危機GDP少掉1.1個百分點,都使得這兩大經濟體的成長趨緩狀況更嚴重。中國大陸今年GDP成長預料將減緩至2%。

    彭博的估計模型是以俄羅斯今年GDP負成長10%、烏克蘭GDP負增長35%的基礎進行推估,而這兩國在戰爭持續延宕下,全球經濟實際承受的重創還可能加深。

    俄烏戰爭以及中國大陸嚴苛防疫的封城斷鏈,也助長已經猛烈升高的通膨,彭博估計烏俄與中國大陸的因素,使歐元區通膨多增1.7個百分點,美國的通膨多增1.1個百分點。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6811/6343038?from=udn-catelistnews_ch2
    *圖片來源: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