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訊週彙

  • 調整用-16.png

    保險業前2月賺587億元 淨值登近25月高

    〔時報資訊 / 記者 林資傑〕
    金管會公布保險業獲利及匯兌損益最新統計,雖然避險成本居高不下,壽險業2024年前2月淨匯損擴大至402億元,但受惠資本市場回穩,股債齊揚使保險業稅前淨利587億元,大增841億元或3.31倍,淨值回升至2兆4381億元、創2022年1月以來近25月高。

    金管會統計,新台幣匯率前2月重貶2.67%,使壽險業出現3641億元匯兌收益,惟受避險工具虧損達2921億元、換匯成本達736億元拖累,加上提列外匯準備金386億元影響,合計仍淨匯損402億元,月增200億元。

    不過,保險業前2月稅前淨利587億元,較去年同期虧損254億元顯著轉盈、大增841億元或3.31倍。其中,產險業稅前淨利58億元,較去年同期虧損1億元跳增達59億元或59倍。壽險業稅前淨利529億元,亦較去年同期虧損253億元大增782億元或3.09倍。

    而保險業截至2月底淨值2兆4381億元,月增832億元或3.53%、年增達5727億元或30.7%,為2022年1月以來近25月高。其中,壽險業2兆3047億元,月增3.57%、年增達28.4%,同創近25月高。產險業1334億元,月增2.85%、年增達90.6%,亦創近22月高。

    保險局表示,台美利差仍大導致避險工具成本居高不下,其中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NDF)因新台幣貶值,2月底自4.41%降至3.61%,但換匯成本則自3.82%升至3.98%。展望後市,由於3月央行升息半碼(0.125個百分點),將持續觀察壽險業避險成本月底會否好轉。

    不過,資本市場回穩、股債齊揚帶動壽險業投資收益顯著躍升,前2月淨投資損益年增達925億元,使其他綜合損益(OCI)下的金融資產評價損益轉正至51億元,月增達595億元、年增達3349億元。產險業淨值回升,主要受惠業務承保、財務投資利益同步成長。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VNrO7Q
    more
  • 調整用-15.png

    青年房貸壓力創新高 北市青年成最苦駝背族

    〔MoneyDJ 新聞〕
    台灣房屋集團根據金融聯徵中心資料統計,全台20~35歲青年2023年平均背負房貸金額為862萬元,房貸壓力創下史上新高。同時,近十年來青年背負房貸金額一路攀升,相比2014年,平均房貸負擔約578萬元,現今Z世代水蜜桃族,房貸壓力比十年前的Y世代草莓族,足足增加了約280萬元。隨房貸壓力年年攀升,也影響青年購屋族比例逐漸下滑,2023年青年房貸族比例約為32.2%,相比十年前減少了約4.2個百分點。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近幾年房市多空交雜,持續受缺工缺料、地價上揚、央行多次升息及物價通膨等因素,帶動全台房價攀高,這對經濟能力尚在起飛階段的青年來說,購屋力隨之減弱。因此,2019年起青安優惠貸款推出,稍微降低青年購屋壓力,尤其2023年再加碼新青安優貸續攻,近期青年申貸佔比明顯提升,由於央行日前再度升息將持續補貼,降低痛感,青年首購族仍會是2024年的房市主力。

    近一步觀察七都青年購屋力,除了雙北,其餘五都青年購屋族佔比均超過3成以上,其中高雄市青年購屋佔比達37.3%,為七都最高,其次依序為台南市、新竹縣市、桃園市、台中市、新北市及台北市,而青年購屋力最高的高雄,平均房貸負擔為747萬元,換算月繳房貸約2.7萬元,皆為七都最輕鬆。

    而越往中北部走,房貸壓力越來越大,青年購屋力也越來越低,尤其台北市,平均揹負房貸達1470萬元,推算月繳逾5萬元,青年購屋佔比僅約2成,成為七都最苦的駝背族;較獨特的是新竹縣市,青年平均負擔房貸984萬元,月付3.5萬元,壓力僅次於雙北,不過青年購屋佔比仍達35.4%,為七都中房貸壓力雖高,但購屋力仍不減的城市。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經理李家妮表示,各都會房價越高,青年購屋自備款及房貸壓力越大,相對影響青年購屋表現,而雙北青年所扛壓力驚人,要有能力背貸破千萬元,多半應仰賴雙薪或長輩金援,而新竹縣市具備竹科紅利,房價雖高,有實力買房的年輕新貴也多,因此支撐整體青年購屋表現居高,同樣具備科學園區前景,青年成家最輕鬆的高雄市,未來隨著台積電、橋科發展到位,料將磁吸青年就業人口且經濟力攀升,不過近年來高雄房價已同步飛高,青年購屋壓力恐怕只增不減。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E43lj1
    more
  • 調整用-11.png

    跌破外界眼鏡!央行宣布升息半碼,房貸恐跟進調升

    〔天下雜誌〕
    中央銀行21日召開理監事會議,會後宣布升息半碼,為去年第2季以來首次升息,金融業全押不升息,央行決定跌破外界眼鏡。升息半碼後,央行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及短期融通利率,分別為年息2%、2.375%,及4.25%。

    因應電價4月調漲將全面帶動的物價波動,央行採取升息措施因應,預料房貸族的房貸利率也會跟進調升。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yYq1Va
    more
  • 調整用-10.png

    跨越警戒線!央行上修今年CPI估值至2.16%

    〔MoneyDJ 新聞 / 記者 陳怡潔〕
    中央銀行昨(21)日舉行理監事會,會後意外宣布升息半碼(0.125個百分點),主要是考量電價將調漲和通膨預期;央行並上修今(2024)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預測值至2.16%;央行總裁楊金龍(附圖)表示,CPI上修是以預估國內電價將調漲10%來計算;也就是說,若電價升幅高於此,不排除CPI會再上修。另外,央行對2024年CPI的預估明顯高於主計總處預測的1.85%,也是目前國內機構中唯一突破2%通膨警戒線的預測,對此,楊金龍表示,主計總處是統計調查單位,會等到實際調整的時候再來修正,但央行做為貨幣政策決策者,要把未來估計放進來會比較合理。

    通膨走勢上,央行表示,國際機構估2024年油價略高於2023年,國內商品類價格將溫和上漲,而國內服務類價格受高基期影響,漲幅可望縮小下,台灣通膨率將較2023年趨緩。不過,考量4月國內電價擬議調漲,央行將2024年CPI及核心CPI年增率預測值分別由2023年底預估的1.89%、1.83%,上修到2.16%、2.03%,不過分別低於2023年的CPI 2.49%、核心CPI 2.58%。

    楊金龍表示,本次上修CPI是以預估國內電價平均漲幅為10%來計算;根據央行預測,假設4月起家庭及產業電價平均調漲10%,估計將直接及間接影響2024年CPI年增率上升0.09個百分點、0.18個百分點,總計為0.27個百分點,因此將2024年CPI上修到2.16%。

    而若電價漲幅超過10%,CPI漲幅是否會再上修?楊金龍回應,若電價升幅高於此,可能會再上修,不過,電價漲幅若是如媒體預估的12%,預期和央行預估的調漲10%之影響應該差異不大;未來央行仍將持續關注電價調整、淨零轉型等,對國內通膨發展之後續影響;不過,他也預期通膨將逐季減緩,第四季時CPI可望來到2%以下。

    央行對2024年CPI估值明顯高於主計總處預測的1.85%,也是目前國內機構中唯一超過2%的預測,為2024年通膨恐超過2%警戒線開出第一槍。對此,楊金龍表示,主計總處是統計調查單位,因此會等到實際調整的時候再來修正,但央行是貨幣政策執行者,需把未來考量放進去;央行做為貨幣政策決策者,要把未來估計放進來會比較合理,而央行理事們也都接受這個觀點。

    另外,展望2024年總體經濟,央行表示,近月受惠於全球終端需求回穩,人工智慧等新興科技應用商機擴展,台灣出口持續成長。內需方面,隨國內景氣復甦,消費信心走揚,激勵民間消費動能;惟資本設備進口續呈負成長,廠商投資意願仍緩。勞動市場方面,近月就業人數續增,失業率續降,減班休息人數減少。

    央行進一步表示,預期2024年隨著全球商品貿易成長回溫,且新興科技應用商機加速推展,將帶動台灣出口成長增溫,並挹注民間投資動能,加上民間消費持續成長,央行略上修2024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值為3.22%。

    利率決策方面,央行表示,綜合國內外經濟金融情勢,預期2024年國內通膨率將逐季緩步回降;惟考量2021年以來物價漲幅較高,以及2024年4月國內電價擬議調漲,恐形成較高的通膨預期。在2024年經濟成長可望增溫下,為抑制國內通膨預期心理,央行理事會認為調升政策利率,有助促進物價穩定,並協助整體經濟金融穩健發展。因此,央行決議,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及短期融通利率各調升0.125個百分點,分別由年息1.875%、2.25%及4.125%調整為2%、2.375%及4.25%,自3月22日起實施。

    央行表示,未來央行仍將持續關注電價調整、淨零轉型等,對國內通膨發展之後續影響,並關注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動向、中國大陸經濟下行風險,以及國際原物料價格變化、地緣政治風險、極端氣候等對國內經濟金融情勢之影響,適時調整貨幣政策,以達成維持物價穩定與金融穩定,並於上述目標範圍內達成協助經濟發展之法定職責。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678yG5
    more
  • 調整用-9.png

    需求回溫 國銀中小企放款年增率連六升

    〔MoneyDJ 新聞 / 記者 陳怡潔〕
    金管會昨(21)日公布最新統計指出,今(2024)年1月底本國銀行對中小企業放款餘額為9兆7695億元、月增31億元,創史上第六大量,且相較往年1月多因季節性因素呈月衰退,今年1月不減反增,而年增率則為連六月走升、達到5.31%的近十個月高點,顯示企業資金需求緩步回溫。

    關於今年中小企業新增放款目標,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表示,國銀對中小企業放款目標通常會考慮經濟成長率,而根據主計總處2月發布的經濟預測,今年經濟成長率上修至3.43%,為近3年最佳表現,也就是今年經濟成長率預估會比去年好,因此預期今年中小企業放款目標也會高於去年的3800億元、再創新高紀錄,而新目標預計會在5、6月時拍板。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L4E1kX
    more
  • 調整用-5.png

    央行利率決策三套劇本 擔心「通膨預期心理自我實現」

    〔國泰綜合證券 / 記者 陳美君〕
     
    國內電價4月擬調漲,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昨(14)日表示,央行最擔心的是「通膨預期心理自我實現」,一旦國內電價調漲,對於外食及用電較大的相關產業會有影響,央行在下周四理監事會議上,將會嚴肅、謹慎、周延地討論利率政策。

    金融圈主管認為,央行至少有三套劇本可因應;第一,若因電價調漲導致通膨預期明顯升溫,不排除將升息半碼,但目前看起來,升息機率偏低;第二,除升息外,央行可採取調升存款準備率、快馬加鞭收回市場游資等緊縮政策來抑制通膨;第三,通膨雖升溫但在可控制範圍內,央行今年利率按兵不動,就算下半年聯準會降息,央行也不會跟進。

    楊金龍昨天赴立法院財委會報告,多名立委關注電價調漲對物價上漲的影響,楊金龍回應,電價調漲一定會直接帶動CPI上漲,另外,電價調漲、企業成本升高後轉嫁消費者的力道,會是間接效果。

    楊金龍表示,央行估算,如果電價上漲10%,對CPI的直接影響約0.12個百分點,間接影響也有0.24個百分點,但因電價是4月開始調漲、今年只剩八個月,這些影響不會全數在今年實現,且影響數是經濟模型跑出來的結果,還需要另外考慮預期心理。

    楊金龍表示,雖然今年電價調漲,可能導致CPI年增率漲至近2%,但還是較去年的2.49%趨緩。不過,台灣通膨率近年來均逼近2%或超過2%,如果通膨長期超過2%,通膨預期心理就會很強烈,通膨就會很難打下來。

    楊金龍重申,過去台灣長期平均通膨率約在1%左右,如果長期通膨率漲至1.5%~2%,代表出現結構性改變,國內利率就不會像以前那麼低,央行這次會很謹慎討論利率,因為央行主要政策目標是通膨、特別是通膨預期心理。

    楊金龍這些談話被市場視為態度偏「鷹」,認為央行下周理監事會有可能採取緊縮性政策來抑制通膨預期。

    至於電價調漲,對哪些產業衝擊最大?楊金龍昨天回應,包括外食及用電相關產業鏈等,不過有些科技業即使用電量大,也不見得會轉嫁給消費者,因為賺了足夠的錢。

    央行去年12月預估,今年經濟成長率為3.12%,楊金龍認為這樣的預估值應可達成,至於今年通膨率,央行原本預估1.89%,但未納入電價調漲因素、會再調高。市場預估,央行下周理監事會將上修今年通膨預估值至2%附近。

    楊金龍表示,目前經濟部正在研議,政府預算能補貼多少,如果是1,000億元,電費調漲幅度會較大,如果能補貼1,500億元,電價漲幅較小,從過去經驗來看,調漲電價衝擊不會很大,只是這次提早提出、大家廣泛討論這個議題,他很擔心會因此產生通膨預期心理。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L4KpZx
    more
  • 調整用-4.png

    房租指數再創新高 300億租金補貼幫降壓

    〔聯合新聞網〕

    根據主計總處最新資料顯示,今年2月房租指數105.37再創歷史新高,反映受到通膨等因素影響,租金仍維持年增2%趨勢尚未改變,統計已經連續7個月房租指數年增率都突破2%,民眾面對租金上揚與物價上揚等生活壓力增加,所幸政府有提供高達300億元的租金補貼,協助民眾降低生活負擔。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受限於統計的採樣方式,官方的房租指數趨勢長期走揚,但民眾感受到的租金增加幅度仍遠高於統計數字,主要造成租金上揚,一方面就業穩定市場需求穩定,另一方面房價上揚也會帶動租金走揚,另外房東的稅負增加、生活需要的成本增加等,也可能會反映在租金上。

    統計顯示,2月的房租指數再創新高,指數105.37再創新高,同時房租指數年增率達2.21%,連續7個月的房租指數年增率都超過2%,過去5年房租指數就上漲了7.6%,不過因為統計採樣方式的差異,只能解讀房價趨勢長期走揚,實務上租金漲幅感受會遠超過該幅度。

    曾敬德指出,房客申請租金補貼,對於2016後取得房屋的房東最為敏感,除了每年租金要繳稅外,一旦申請補貼被官方掌握資料,日後出售時高額房地合一稅可能就少不了,因此建議最好事先兩邊都確認好是否要報稅與申請補貼,當然報稅與申請租金補貼是房客的權益,但若是造成房東困擾也會衍生相關不便。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eLK8qK
    more
  • 4.png

    台灣對CPTPP依存度更加緊密 去年出口逾千億美元

    〔工商時報/記者 吳靜君〕

    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於 2018年正式生效,共有11個成員國,分別是日本、加拿大、澳洲、紐西蘭、新加坡、越南、墨西哥、秘魯、馬來西亞、智利及汶萊,涵蓋人口約5億,GDP合計約占全球13%,其中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為我國出口前十大夥伴國,經貿關係尤顯重要,加以近期英國成功申請加入,可望成為第12個會員國,市場規模更是不容小覷。

    財政部表示,近年我對CPTPP的11 國出口規模穩定成長,占我總出口比重在 2 成以上,111年更一舉突破千億美元,惟受景氣走緩影響,今(112)年前7月出口574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減14.9%,主要貨品全面滑落,惟仍低於總出口減幅(16.9%)。

    我對CPTPP的11 國出口貨品以電子零組件為主,今年前月占比高達 50.6%,其次為礦產品、基本金屬及其製品、資通與視聽產品,各約占7%,前 4 大合計占逾7成。

    國別方面,以日本為我對 CPTPP 最大出口國(占 33%),前7月對其出口多數貨品走跌,惟受惠於電子零組件拉貨暢旺,僅年減 3.0%;其次對新加坡(占 28%)因電子零組件、礦產品需求減弱,減 13.1%;對馬來西亞(占 14%)隨礦產品、資通與視聽產品出口動能流失,減18.7%。

    對越南(占 11%)年減 30.7%,主要係塑橡膠及其製品、化學品、紡織品、基本金屬及其製品等出口減緩所致;對澳大利亞(占 6%)受礦產品輸出劇減拖累,跌幅亦達 25.1%。


     


    *資料來源:https://ctee.com.tw/livenews/aj/chinatimes/20230817003641-260410
    more
  • 2.png

    今年GDP難保2 可望優於星韓

    〔自由財經/記者 鄭琪芳〕

    主計總處今更新預測

    行政院主計總處今將更新GDP(國內生產毛額)預測,由於出口表現仍疲軟,民間投資也不如預期,第二季GDP已下修,預料今年經濟成長率將再度下修,可能低於中央銀行六月中預測的一.七二%;不過,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應可高於南韓及新加坡。

    出口疲軟+民間投資不如預期 估下修至1.6%上下

    主計總處五月底將今年經濟成長率由二.一二%下修至二.○四%,勉強「保二」;不過,由於出口以及投資不如預期,主計總處概估第二季GDP成長一.四五%、下修○.三七個百分點。儘管民間消費持續回溫,但出口及投資仍低迷,預料第三、四季GDP也將下修,今年GDP勢必再下修,預估可能下修至一.六%上下,今年GDP「保二」落空。

    財經官員表示,今年經濟成長放緩,除全球終端需求疲弱外,也與基期有關,二○二○年至二○二二年我國出口成長四十五.六%,遠高於日本的六.五%、香港的十六%、南韓的二十六.一%及新加坡的三十一.九%;出口助攻下,過去幾年台灣經濟成長強勁,因GDP基期拉高,今年經濟成長明顯放緩。

    不過,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仍可望高於南韓及新加坡,南韓央行預估該國今年GDP成長一.四%,新加坡官方則預估○.五%至一.五%;S&P Global七月中下修南韓及新加坡GDP至一.三%及一.四%。香港則因去年GDP負成長三.五%,今年可望跌深反彈。


     


    *資料來源: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600008
    more
  • 1.png

    防疫險賠2700億20年獲利報銷 金管會檢討報告出爐

    〔財訊快報/陳孟朔〕

    防疫雙險一場風暴理賠2700億元,產險業未來20年獲利報銷,近年屢傳產壽險漲價聲。立委要求金管會檢討,報告今(14)日出爐!金管會表示,主要因為核准防疫險上架賣,是採「備查制」而不是核准制,保險公司沒有做好風險控管,未來要從抽查、金檢及檢討商品監理法規三方面來改進。


    防疫險賠2700億20年獲利報銷!金管會檢討報告14日出爐。資料照片/中央社


    民進黨立委郭國文、沈發惠及高嘉瑜先前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會臨時提案,「請金管會保險局針對產險業的監管措施無法有效阻止防疫險風暴之檢討」提出書面報告。

    針對金管會今天的檢討報告內容,立委郭國文表示,檢討報告針對目前體制不足之處,有提出部分修正方向,但仍以較多的篇幅討論官方在防疫險期間之作為;然而結果已凸顯金管會風險管理、預警措施不足,外界對於檢討報告應該在具體的提升與成效會有更多期待。

    郭國文強調,面對如此龐大的防疫險理賠與爭議,要求金管會提出檢討報告的最大用意在於重拾大眾對於金融監理機關的信心,這份檢討報告是否能達到此目標,還有待外界檢視。

    以下為金管會的書面報告內容:

    據金管會書面報告統計,2021年防疫保單銷售件數為910萬件、2022年銷售件數為488萬件,2021年疫苗接種保險銷售件數為365萬件、2022年銷售件數為242萬件,防疫雙險截至今年6月30日總理賠金額達2716億元。

    金管會書面報告指出,現行保險商品審查程序分成「核准制」及「備查制」。核准制商品,保險業應向主管機關申請核准後才能銷售;備查制保險商品,要在規定期限內送交主管機關或其指定機構備查,不過保險公司仍要依規定落實商品風險控管機制。

    目前市售防疫保險商品皆為備查商品,金管會在報告中對此提出以下3項監理機制強化措施,針對備查制保險商品未落實銷售前、中、後風險控管措施精進並檢討修正相關法規。

    第一,精進保險商品抽查機制。

    針對市場熱銷或有監理疑慮之保險商品增加抽查比例,精進保險商品抽查制度,以即時檢視保險公司是否落實評估風險胃納與執行風險控管機制;必要時將採取導正措施,避免再度發生類似狀況。

    第二,透過金融檢查強化保險公司風險控管機制。

    透過金融檢查,檢視保險公司是否落實保險商品銷售前、中、後的風險控管機制,對於檢查發現缺失,要求業者落實改善。

    第三,檢討商品監理法規,包含6項目。

    要求保險公司應於核保作業落實保險商品適合度審核,以強化風險控管;要求保險公司落實風險管理計畫評估機制,對於已達所建立預警銷售額度時,應及時評估分析是否停止銷售等措施。

    此外,也增列保險公司風險管理人員為保險商品簽署人員,並強化相關人員簽署責任;強化備查制保險商品的管理機制;費用補償保險應以補償實際損失為限;落實並強化保險商品管理小組的功能。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M89l53
    more
  • 2.png

    租金漲勢收斂 睽違12個月「指數年增首跌破2%」

    〔ETtoday房產雲/記者 項瀚〕

    6月租金指數再創新高,但年增率是近12個月首跌破2%,漲勢有收斂跡象,但持續上漲格局不變。信義房屋專家表示,市場有囤房稅2.0導致租金上揚的聲音,但房東收到新稅單是後年的事情,短期內可能不會造成影響。

    主計總處資料顯示,6月租金指數103.66再創歷史新高,不過年增率是近12個月首度跌破2%,年增率達1.98%,而過去11個月平均年增率是2.18%,租金漲勢似乎有收斂狀況。

    以區域來看,6月漲幅仍高的是中部,年增率達2.59%。南部則略為趨緩,1月年增率一度達到3.09%,不過6月年增率為2.11%。北部可能租金較高,雖然趨勢仍呈顯緩漲,但漲幅明顯低於中南部地區,北市近3個月年增率都在2%以下,6月年增率剩1.74%。



    ▲以區域來看,6月租金指數漲幅仍高的是中部,年增率達2.59%。(圖/信義提供)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國內房租過去呈現緩漲趨勢,主要受到房價創歷史新高,加上通膨等因素,尤其是雙北以外的區域,過去租金水平較低,從統計來看租金走揚趨勢更較北部顯著,所幸政府不斷有補貼租金政策,可幫忙租屋族分擔一些房屋負擔。

    曾敬德表示,雖然市場有囤房稅2.0會導致租金上揚的聲音,不過房東收到新調整後的房屋稅單是後年的事情,短期內可能不會造成影響。不過,過去1年市場交易量縮,由租轉買的需求減少,加上就業市場仍維持相對穩健,租金仍未見到可能修正的跡象。

    東森房屋研究中心經理葉沛堯表示,6月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1.75%,創下逾2年來新低,租金指數出現回檔也算能理解,不過持續向上的趨勢並無改變,租屋市場的需求量也相當穩定,且即將進入7~9月租屋旺季,指數應會繼續明顯上升。


     


    *資料來源:https://house.ettoday.net/news/2539897?redirect=1
    more
  • 4.png

    美元指數急吐,新台幣帶量收升1.6分,台股回調和日圓大貶壓抑升勢

    〔財訊快報/陳孟朔〕

    投資人憧憬加息週期或快將結束,導致美元指數三天急挫近1.5%的當下,新台幣兌美元週五帶量收升,但受到台股漲多拉回的壓抑,加上日圓午後展開新一輪跌勢,令升幅受到壓縮,無力守住盤中見到的30.6價位。新台幣兌美元匯率週五以30.708元作收,小升1.6分,交投介於30.665元到30.730元,成交量為12.53億美元。上日貶值0.4分。成交量為8.77億美元。

    交易員指出,美國聯準會(Fed)連續十次加息500個基點後,週三做出跳過一次加息的決議後,歐洲央行週四連續第八次加息,使得美元走勢疲軟。另一方面,台灣央行週四例會後也做出暫停升息的決議,對匯市影響以中性看待。

    市場人士提到,日本央行週五維持超低利率不變,確認其總裁植田和男試圖維持可持續通膨的政策;日銀週五決議將政策利率維持在-0.1%的水準不變,並將10年期公債殖利率目標維持在0%左右。

    日銀公布這項決議後,日圓兌美元最新報價為141.27,繼上貶0.14%,跨步大貶0.7%,盤中低位在141.40,6月15日觸及的141.50為去年11月23日以來最低。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qLLomR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