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訊週彙

  • 0520焦內3.jpg

    央行示警…物價仍居高 疫情影響內需

    〔聯合報/記者 巫其倫、戴瑞瑤、陳素玲/台北報導〕

    國內物價壓力何時緩解?中央銀行副總裁嚴宗大今赴立院專題報告,根據事先發布的報告指出,下半年經濟會持續復甦,但諸多不確定性將影響經濟成長表現,今年上半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將居高,年中才會逐漸回降,全年CPI將高於百分之二。但專家提醒,CPI主要跟去年同期比,民眾實質感受會跟數字不一樣,「價格很難回去了」。

    央行今赴立院經濟委員會進行「二○二二年下半年全球、亞太及台灣整體經濟、金融情勢的展望與分析」專題報告,提前出爐的書面報告顯示,預期今年上半年,台灣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居高,年中漸回降,全年將高於百分之二;至於經濟成長率,主要機構的預測值多逾百分之三。若疫情持續,恐抑制下半年民間消費成長力道。

    針對央行預測上半年CPI年增率居高,但將隨原油價格漲幅減緩,物價壓力將於年中回降;金融業者也指出,目前正面臨輸入性通膨壓力,預估CPI到下半年才會漸走緩。但CPI是年增率概念,民眾實質感受可能會跟數字不一樣,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提醒「CPI降,不代表物價降」。

    物價方面,央行說明,俄烏戰事加上大陸封城,加劇國內輸入性通膨壓力,主要機構陸續上修今年台灣CPI年增率預測值至百分之二以上;預測今年上半年CPI年增率居高,但將隨原油價格漲幅減緩,物價壓力將於年中回降,全年則會高於百分之二。

    針對國內CPI下半年可能回降,吳大任則認為,CPI年增率下半年走緩,應來自去年下半年高基期,因此高點過後,民眾會不會有減壓感覺,主要來自家庭經濟是所得與支出變化,支出來自通膨,至於所得要看經濟成長,如果薪資成長超過物價,民眾痛苦感覺就會減少,反之就會增加。

    此外,國內消金龍頭中信金昨舉辦法說會,會中指出國內景氣主要看出口與內需,今年第一季出口暢旺,雖然大陸封城造成部分供應鏈瓶頸惡化,但半導體產業全球產能吃緊,台灣外需動能應可持續,內需餐飲、百貨短期會受疫情影響,但只要撐過去,預估下半年應該會有爆發性消費與出國商機。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238/6323653?from=udn-catelistnews_ch2
    *圖片來源:網路
     
    more
  • 0520焦內2.jpg

    金融機構申報CRS 展延至8/2

    〔工商時報 林昱均〕

    因應本土疫情嚴峻,我國單日本土確診數已創8.5萬人新高,各大金融機構人力調度緊繃,今年金融機構申報英、日、澳籍CRS帳戶資訊速度趨緩。財政部國際財政司也在18日公告,金融機構今年申報CRS期間延長一個月,申報期限從6月30日展延至8月2日。

    依「金融機構執行共同申報及盡職審查作業辦法」規定,若有天災、事變或不可抗力事由如疫情遲誤CRS申報,財政部可另行公告延長申報期間,減輕金融機構申報壓力。

    台版CRS法規自2019年適用,我國金融機構近年已完成審查個人、企業帳戶,並逐年更新既有帳戶與新開戶資料。

    而我國CRS交換機制自2020年起正式實施,金融機構每年6月1日~6月30日需申報CRS帳戶資訊給財政部,2021~2022年皆因應疫情延長為6月1日~8月2日。

    財政部收到金融機構申報資訊後,每年會在9月與CRS協定交換國(目前為日本、澳洲、英國)完成帳戶資訊交換。在台日CRS部分,台灣2021年已提供日本9.5萬筆帳戶資訊、帳戶餘額合計為新台幣1.52兆元,多為日商企業帳戶;而日方提供台人與台企在日帳戶資訊共5.5萬筆、帳戶餘額合計為新台幣281億元,多為台籍個人戶頭。



     




    *資料來源:https://ctee.com.tw/news/tax-law/645462.html
    *圖片來源:網路
     
    more
  • 0513焦內2.jpg

    報稅季到 三大類基金投資人留意稅務風險

    〔經濟日報 記者廖賢龍/即時報導〕

    5月報稅季來臨,是否對於基金報酬的繳稅問題而傷腦筋呢?基富通總經理王浩宇表示,一般來說,境內基金年配息總金額超過27萬元,或境外基金配息與資本利得合計超過100萬元,都要留意課稅議題。

    不過,許多人以為只有大戶才要注意,其實房貸族、退休族若沒做好規劃,稅務風險同樣會提高。因此,建議趁著報稅時重新檢視,並運用國內最大基金交易平台-基富通的優惠活動,如:「好市成雙」單筆0手續費酷碰券,做好相關規劃。

    王浩宇指出,境內基金註冊地在台灣,買賣產生的資本利得,目前免稅;至於基金配息,如來源為國內有價證券,併入利息、股利所得,不過,每一申報戶享有27萬元的儲蓄特別扣除額可抵稅,惟單筆配息超過2萬元,將課繳2.11%的健保補充保費。

    如境內基金配息來源為海外有價證券,以及註冊地在其他國家的境外基金,其資本利得、配息,都屬於海外所得,超過100萬元才要申報。但不同基金同一年度的買賣損益可以互抵,如互抵後為虧損,免納入所得計算。

    王浩宇表示,投資大戶因資金部位大,容易達到課稅門檻,可適度配置在累積級別的境內基金,如有資金需求時再獲利了結。除了大戶外,背負房貸利息的房貸族、靠配息過日子的退休族,如果善加規劃,同樣能有節稅效果。

    以房貸族為例,通常會運用房貸利息抵稅,而抵稅部分必須先扣除27萬元的儲蓄特別扣除額,如果基金配息主要來自境內基金,可供節稅的額度將會減少,因此可考慮境外基金,或累積級別的境內基金。

    至於退休族,每月領息若超過2萬元,而且主要配息來自境內基金,可能須負擔較高的稅費;如果配息來自同一檔境內基金,還要課繳健保補充保費,所以可適度將資產分散在境外配息型基金。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1994/6307898?from=edn_newestlist_rank
    *圖片來源:網路
     
    more
  • 0513焦內1.jpg

    楊金龍:今年GDP恐難保4 全年CPI漲逾2%

    〔聯合報 / 記者巫其倫、戴瑞瑤 / 台北報導〕

    俄烏戰爭、疫情加上美國升息等因素,持續衝擊全球經濟,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昨坦言,我國今年經濟成長率「保四」恐有疑慮,且物價持續上漲是事實,全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漲幅「一定會在百分之二以上」,最高恐衝上百分之三,但他掛保證國內不會出現停滯性通膨。

    楊金龍也表示,央行貨幣政策立場仍朝緊縮方向走,暗示祭出第五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將瞄準特定地區的房貸年限、成數及第二戶貸款,他提醒所有貸款族要注意財務槓桿問題,財務管理必須更為謹慎。

    楊金龍昨赴立院財委會報告並備詢,立委聚焦今年經濟成長率「保四」是否有無信心?行政院主計總處主計長朱澤民日前三緘其口,僅說五月再評估,楊金龍正面回應,坦言今年經濟成長率確實可能難以「保四」。

    受「保四」有疑慮衝擊,加上本土疫情大爆發,市場信心脆弱,昨天台股加速探底,收盤重挫三八九點,續創今年低點一萬五六一六點,不僅萬六整數關卡失守,護國神山台積電收五○五元,再創波段新低,五百元關卡保衛戰開打。金管會則喊話,台股主要隨國際股市波動,總體經濟持續成長,若發生非理性下跌,必要時將採穩定措施。

    有學者預期,台灣下半年出口、內需將雙降,停滯性通膨危機拉高,楊金龍表示,物價持續上漲是事實,但今年前四月,出口、投資、消費表現都很好,第一季經濟成長率百分之三點○六還高於預期。但下半年經濟成長可能會受影響,不排除今年經濟成長率將面臨百分之四保衛戰。

    楊金龍說明,在俄烏戰爭下,歐元區也連帶受影響,而美國急遽升息衝擊全球,將影響下半年國內經濟;各大國際機構預測確實都已下調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預估值約介於百分之三點六至百分之三點八,央行六月會公布最新經濟成長率預測。

    近期通膨持續升溫,楊金龍認為,去年預測通膨至今年第二季達到高峰,但俄烏戰爭使通膨壓力比預期高,預計戰事結束、美國升息告段落後,物價壓力應會下降,但第三、四季通膨率應還是會維持在百分之二以上,「全年通膨率一定破百分之二,有可能到百分之二點五」,是否破百分之三,則要看俄烏戰事發展。

    對於近期新台幣貶勢,楊金龍認為,新台幣雖接近卅元,但對通膨影響較小,新台幣從廿八元貶到卅元,國內CPI約增加○點一至○點一七個百分點;若貶至廿九點五元,CPI將增加○點二至○點二五個百分點。他強調新台幣有升有貶,但否認有所謂「防線」,央行考量市場有不穩定之虞,才會視情況進場適度干預。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238/6309576?from=udn_ch2_menu_v2_main_cate
    *圖片來源:網路
     
    more
  • 0513焦內3.jpg

    金管會免保票專案金檢 元大銀被罰停止新承作3個月

    〔聯合報 / 記者戴瑞瑤/台北即時報導〕

    金管會檢查局去年針對4家金融機構進行免保票專案金檢,發現元大銀行在辦理免保證商業本票承銷業務的內部作業程序有缺失,今銀行局除處以糾正外,也勒令元大銀行停止新承作免保票承銷業務3個月。

    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表示,元大銀行辦理免保證商業本票承銷作業時,對發行公司沒有詳實辦理徵信調查作業,及未徵提營業發行計畫,且未查證償還來源覈實核給承銷額度,相關內部作業程序不夠妥適,有礙健全經營之虞。

    檢查局去年啟動免保票專案金檢,金檢對象包含元大銀、聯邦銀、中華票券、萬通票券,檢查結果發現這4家金融機構免保票業務都有缺失。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239/6308822?from=udn-catelistnews_ch2
    *圖片來源:網路
     
    more
  • 0506焦內1.jpg

    美國升息2碼央行跟進? 牽動台灣民眾荷包6大關鍵整理

    〔中央社 / 台北5日電〕

    美國聯準會4日宣布升息2碼,為22年首見,不排除6月再升息2碼;美國「升升不息」節奏將影響台灣央行6月理監事會議,若台灣二度調升利率,房貸族恐要勒緊褲帶,自住需求者,還能搶進房市嗎?關鍵問答一次整理。

    美國聯準會(Fed)為期2天會議,決議將聯邦資金利率目標區間調高到0.75%至1%。這是2000年5月以來聯準會首度升息2碼(0.5個百分點),也是2006年6月以來首度連兩次例會決議升息,壓制居高不下的通膨是最主要考量。

    台灣央行在3月罕見同日等幅跟進聯準會升息1碼的決策後,6月16日也將召開第2季理監事會議,決策必須考量聯準會的鷹派立場,國內則有通膨升溫及疫情再起的難題,使得央行升息動向備受關注。

     

    ●美國聯準會鷹派升息,是否會加重台灣央行跟進升息的壓力?

    部分機構曾提出美國聯準會升息3碼的激烈情境,如今聯準會決議升息2碼,讓市場稍微鬆了口氣,但這樣的幅度還是偏鷹,專家學者認為,台灣央行很可能迫於情勢,6月就會再次升息。

    此外,根據央行最新公布的理監事會議事錄摘要,央行理事普遍認為國內通膨不可小覷,適度升息有其必要。

    台新金控首席經濟學家李鎮宇直言,美國聯準會除了3月、5月升息,6月也還會再升,在這樣的情境下,「台灣不可能只升半碼」。

    李鎮宇預估,央行6月理監事會的決議,利率將「連2升」,升息幅度達1碼;下半年則視聯準會升息速度及經濟情勢,台灣今年全年可能升息3至4碼。

     

    ●台灣房貸族面臨狀況是甚麼?

    在此情況下,專家學者也多認為,就算央行6月沒有升息,下半年升息的機率不小,這也導致台灣房貸族未來房貸支出跟著增加。

    銀行的房貸利率多採指數型利率,而房貸指數利率調升又分為月變動及季變動;因此若央行6月就跟進升息,視銀行規定,房貸族預計7、8月,每月支出的房貸金額就會連動調升。

     

    ●如果台灣跟進美國升息2碼,每月新增房貸金額多少?

    以貸款總額1000萬元、貸款20年、利率1.56%來試算,每月須負擔4萬8531元的房貸;若台灣央行再升息2碼(0.5個百分點),房貸利率足額反映調升至2.06%,每月房貸金額將漲至5萬873元,光1個月就得多付2342元,一年增加的房貸支出逼近3萬元。

    不過市場普遍認為,台灣央行升息腳步相對和緩,住商不動產企研室經理徐佳馨預估,央行頂多升息1碼,這反映在20年本利攤還的千萬房貸上,大概1個月增加1000多元,「還在承受範圍內,對民眾影響大概像是溫水煮青蛙」。

     

    ●各銀行陸續升息,房貸族是否適合貨比三家、評估轉貸?

    央行3月升息1碼後,國銀陸續跟進、調升利率,部分銀行更是超額反應,也讓房貸族開始「貨比三家」,思考轉貸的必要性。

    但樂屋網調研中心經理洪安怡提醒,轉貸所須支付的塗銷費、相關規費、代書費,以及轉入新銀行衍生的帳戶管理費、手續費等,動輒破萬元,甚至新銀行可能因為提供優惠利率,要求綁基金、保險、信用卡等商品,「會有不少隱形成本」。

    大型國銀以1000萬元房貸為例,轉貸的地政規費就是1萬2000元,加計代書費6000元起、塗銷費用2000元起以及新往來銀行的開辦費約5000元,轉貸成本合計約2萬5000元,這還不含他項權利證明書費用或新銀行代償手續費;此外,原往來銀行若還在綁約期限內,提前清償違約金也可能達5至10萬元。

    徐佳馨則建議,考量花費在轉貸的時間成本與額外支出,其實省不了多少錢,不如回頭找原銀行談條件,只要本身信用條件不錯、也有每月按時還款,銀行有機會在範圍內多給一些優惠。

     

    ●央行「升升不息」,自住客現在還適合進入房市嗎?

    政府祭出打炒房連環計,加上央行升息效應持續發酵,國內房市已經明顯降溫,房地產業者多有共識今年房市將呈「價平量縮」格局;對於自住需求者,他們則建議可以趁近期買氣比較薄弱的階段,多看多比較。

    「投資客已經暫停很多,現在市場多還是有剛性需求的自住客」,洪安怡表示,現在最低房貸利率約1.56%,其實還是偏低,雖然央行升息將增加房貸支出,但成本還是在一般購屋族可以接受的範圍,因此市場上沒有看到自住客縮手的狀態。

    徐佳馨分析,今年房市成交量恐縮水,但建商面對缺工、營造成本高漲等局面,價格不易鬆動,另一方面,屋主不急著出售,導致市場供給減少;兩大因素支撐下,房價可能還是續處高檔,向下空間有限。

    不過她認為,房東持有成本增加,又面臨物價上漲壓力,實務上漲租的情況相當普遍,因此有意買房的民眾與其繼續幫屋主繳房貸(付租金),不如持續看屋,留意有無理想物件出現。

     

    ●全球貨幣環境走向緊縮,理財投資操作方向該怎麼走?

    國泰投信分析,這次聯準會排除「極端升息」、也就是一次升息3碼的情境,緩和市場對升息政策過緊的擔憂,加上通膨逐漸降溫,升息符合市場預期及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預計將逐漸自高檔回落,有利於美股及跌深具長期成長性的產業回歸基本面,反彈行情有望延續。

    「當石頭落地,市場會鬆一口氣」,李鎮宇也說,美國聯準會宣布升息2碼後,美股聞訊大漲,道瓊指數大漲900多點,顯見市場情緒受到鼓舞;預計聯準會6月開會之前,市場都還可能上下起伏,考量下半年股市會比上半年好,尤其台股現金殖利率高,前陣子科技股又被錯殺,這段時間正是進場布局的好時機。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238/6290978?from=udn-catelistnews_ch2
    *圖片來源:網路
     
    more
  • 0506焦內21.jpg

    外資一直跑 4月外匯存底 七個月新低

    〔工商時報 呂清郎〕

    外資落跑,中央銀行進場干預阻貶新台幣,央行5日公布,4月外匯存底為5,450.61億美元、創七個月新低,月減金額37.09億美元,已是連續二個月減少。針對外匯存底續減,央行分析三大原因,一是歐元等貨幣對美元貶值,折計成美元後減少;二是央行為維持外匯市場秩序,提供美元充足流動性,連二個月進場拋匯調節;三是外資大幅賣超台股2,595億元,並擴大匯出資金。

    央行外匯局局長蔡烱民表示,4月外匯存底變動,主要是外匯存底投資運用收益,及主要貨幣對美元匯率變動,還有央行為維持外匯市場秩序進場調節賣匯的結果。

    國際美元指數4月飆高,月底來到103.78的近20年新高,當月主要非美貨幣均重貶,以日圓狂洩6.36%最多,其次歐元也慘摔5.84%、英鎊重挫4.80%、澳幣大跌4.77%、人民幣貶幅也達4.76%,以該等貨幣持有的外匯資產折計成美元後大幅減少。反觀新台幣下滑2.91%,表現相對穩定。

    尤其根據證交所統計,外資繼3月賣超台股2,639億元後,4月再提款2,595億元。蔡烱民指出,外資賣超台股資金大多會匯出,合計外資本金(金管會統計數46.89億美元)及股利盈餘共匯出80億美元,低於3月的120億美元,使得匯市連二個月供需顯現失衡,央行也進場拋匯提供美元流動性,直接反應在外匯存底減少。

    4月台股崩跌1,101點,蔡烱民說明,其中科技股賣壓沈重,下跌也最明顯,美股那斯達克指數狂挫13.5%,台股跌幅高達6.22%,且外資在大部分的股市都是賣股匯出,造成匯率震盪加大,因此,除央行進場調節,如瑞士、新加坡調節幅度更大,反應在其3月外匯存底各巨額減少353億美元、456億美元。

    央行統計,4月底外資持有國內股票及債券按當日市價計算,連同其新台幣存款餘額折計再降至6,026億美元,月減達746億美元天量,且約當外匯存底的111%、更是月減12個百分點,金額及約當比重雙創17個月新低。蔡烱民說明,主要是台股大跌,外資持有的股票市值減少,加上賣股匯出資金的雙重效應。

    由於各國外匯存底大減,台灣外匯存底餘額在主要國家排名上升一名至第四名,因原本居第四名的印度降至5,339億美元。第一名仍是大陸至3月底的3兆1,880億美元,第二名日本至3月底為1兆2,262億美元,第三名瑞士3月底也跌破兆美元大關至9,860億美元。






     



    *資料來源:https://ctee.com.tw/news/exchange/638488.html
    *圖片來源:網路
     
    more
  • 0506焦內2.jpg

    國銀放款餘額 大增近兆元

    〔經濟日報 記者廖珮君/台北報導〕

    受景氣回穩、企業搶升息前先鎖定低息資金成本、及台商投資和擴廠持續增溫等三大利多,讓企業資金需求大爆發。據金管會統計,今年3月底本國銀行放款總餘額攀升到34兆6,528億元,較去年底爆增9,777億元,放款總餘額跟季增額同步創史上同期新高,顯示企業資金需求仍熱。



    今年第1季國銀放款大增9,777億元、同期存款增7,429億元,放款腳步終於追上存款,讓存放比脫離去年低點,3月底存放比達70.16%的八個月新高,連續三個月站穩70%,顯示銀行放款資金有效運用、有助提升銀行獲利,增加利息收入。

    銀行主管說,今年首季放款量大增,有三大原因,一是企業預期今年將啟動升息潮,想趁低利時期先借款、鎖住資金成本,其次,台商投資和建廠腳步未歇,仍有資金需求,三是,今年景氣回穩,進出口貿易暢旺,企業週轉金需求也大。

    金管會昨(5)日公布3月底國銀存放款、資產品質等概況。3月底國銀放款總餘額34兆6,528億元,存款總餘額49兆3,882億元,較去年底各增9,777億元及7,429億元,存放款差距從去年底14.97兆元縮小到14.73兆元,顯示資金去化速度加快。

    銀行局主秘侯立洋說,首季國銀放款爆增近兆元,主因是民營企業周轉金大增,單季增加5,947億元,顯示首季國銀新增近兆元的放款量中、就有六成都是民營企業資金需求所致。

    他說,企業週轉金需求大增,主因是企業看好未來營運需要,才增加周轉金貸款,其次,不動產放款首季增加3,118億元、也占整體新增放款32%,市場認為,不動產放款增溫,可能與3月國人交屋熱潮有關。

    若以單月來看,3月單月國銀放款增加3,117億元,侯立洋說,單月放款增加也是因為周轉金及不動產放款增加,3月各增加1,350億元及1,303億元。

    若以放款對象來看,3月單月民營企業增加1,675億元,個人增加833億元,公營企業增加355億元,政府放款增加254億元,顯示民營企業資金需求最大,又以國內總分行放款增加較多。

    若以放款增加前三大銀行來看,華南銀行放款增加427億元、第一銀行增加378億元、彰銀增加352億元。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3/6291801?from=edn_subcatelist_cate
    *圖片來源:網路
     
    more
  • 0429焦內3.jpg

    外幣保單熱賣 金管會要抓異常壽險公司

    〔工商時報/彭禎伶、魏喬怡〕

    預期美國聯準會(Fed)將展開大幅升息行動,美元利變保單大熱賣,據保險局28日公布,首季外幣傳統保單新契約保費約新台幣679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30%,外幣投資型保單首季賣逾新台幣421億元,但同比衰退18%,合計外幣保單首季買氣近1,100億元,占所有新契約保費64%,創同期占率新高。

    保險局主秘蔡火炎表示,主要是美元利變保單在升息預期下「熱賣」,且壽險公司今年以來拉高宣告利率,亦推升美元利變保單的銷量。

    蔡火炎透露,保險局篩選一些「比較異常」的壽險公司,正進行了解其宣告利率是否偏高,將了解二大重點,一是宣告利率與當初保單設計的宣告利率公式是否吻合;二是宣告利率決定因素,與當初保單公式因素是否有偏離。

    若調高利率與保單公式不一致,即是違反商品送審規範,蔡火炎表示,將會依保險法罰鍰、停售等都可能,就看各公司情節輕重;至於何時會有檢視結果,蔡火炎表示:「會儘快」。

    而今年以來最夯的美元利變壽險,即是躉繳型,年初宣告利率3.08%,再一路拉高到3.11%,4月拉上3.18%,另外也有躉繳但只宣告3%者,投報率亦是相當,每張首季都賣約50~100億元,引起保險局「關注」。

    保險局公布,今年首季外幣保單銷量是新台幣1,099.62億元,占所有新契約保費的64.02%,其中傳統型(主要是利變保單)占61.7%,投資型買氣及占率都是衰退,而去年同期外幣保單銷量1,036.77億元,占所有新契約保費60.79%,其中傳統型占50.26%,明顯看出今年外幣傳統型成為主流。

    其中又以美元傳統型,即美元利變保單是主流中的主流,因為保單預定利率高、宣告利率亦遠高於新台幣利變保單,所以首季賣出24.1億美元,同比成長30%,同時間美元投資型新契約保費14.55億美元,衰退19%,主要是首季資本市場波動,保戶觀望,亦有壽險公司放緩腳步,先衝外幣傳統型。

    首季澳幣投資型保單亦成長14%,但保費僅0.32億澳元(約合新台幣7.3億元),澳幣傳統型僅0.11億澳元,衰退39%;人民幣傳統型季首季僅賣出0.03億人民幣,衰退57%,人民幣投資型亦只有0.62億人民幣,年減55%,都已不是外幣保單主流。


     



    *資料來源:https://ctee.com.tw/news/insurance/635018.html
    *圖片來源:網路
     
    more
  • 0429焦內1.jpg

    央行議事錄摘要:輸入性通膨升溫 恐再升息

    〔工商時報 呂清郎〕

    中央銀行公布第一季理事會議事錄摘要,理事普遍最關注國內通膨居高議題,主要因近三年台灣經濟表現佳,尤其俄烏爭引發的輸入性通膨持續升溫,導致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連續數個月高於2%,因此決議升息1碼(0.25個百分點)為妥適的因應。對此,市場解讀,這等於已預告後續將再跟進聯準會(Fed)升息,且不止1次。

    有位理事認為,國內經濟成長相對穩健,今年經濟成長率可望逾4%,同時CPI年增率連續數月高於2%,且預期將維持這個水準,針對美國Fed已調高利率,加上國內利率長期維持較低水準,不利資金有效分配,因此提升利率是合理的作法。考量當前經濟金融情勢,調高政策利率1碼,實為妥適因應,且未來還是要繼續觀察Fed動向、國際經濟情勢,及國內物價走勢,審慎研擬貨幣政策。

    有位理事指出,台灣是小型開放經濟體,貨幣政策不易也不宜獨立於美國等大國之外,我國貨幣政策若能與其他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連動,則效果較佳。今年經濟穩健成長,CPI年增率連續多月超過2%,且資金寬鬆,M2成長率連續多月超過成長參考區間上限,因此支持利率調升1碼。關注重點非經濟成長,而是物價上漲與資產價格泡沫化等問題。

    多位理事表示,Fed升息趨勢已確立,台灣通膨雖不如美國嚴重,但實際通膨壓力應較數據高出許多,且台灣經濟有逐漸升溫的現象,已來到貨幣政策正常化的時機,升息1碼有助避免台灣經濟持續升溫。預期俄烏戰爭的後續效應將相繼發生,尤其對能源交易的位移,以及供應鏈的衝擊,恐致更長久的影響與效應。

    且大多數理事也關注房市管制議題,普遍均認同升息有助抑制房市炒作,因為房市熱絡與抗通膨需求密切相關,更來自低利率資金浮濫的負面效應。進一步透露出升息的必要性。

    由於5月初Fed利率決策會議即將登場,目前市場普遍確立將升2碼的預期,甚至不排除一次升3碼,並啟動縮表。金融人士解讀,Fed升息快又猛加速緊縮,我央行3月跟進Fed升息1碼,後續也勢必有所作為,甚至也不止再升息1次。

    3月17日央行第一季理事會跌破各界眼鏡,意外與Fed同日且等幅升息1碼,重貼現率回到疫情前的1.375%,也是暌違逾十年半後首度升息,當時央行總裁楊金龍強調,升息三條件都已達到,且一次升1碼「是勇敢的決定」,接下來就看勇敢是否持續到6月。

     



    *資料來源:https://ctee.com.tw/news/finance/635112.html
    *圖片來源:網路
     
    more
  • 0429焦內2.jpg

    熱錢抽腿 台幣爆量貶8.6分

    〔經濟日報/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

    國際美元強彈、熱錢抽腿撤離,台北股匯市昨(27)日再度上演雙殺行情,新台幣匯率終場貶值8.6分,收在29.396元,為逾一年七個月新低,總成交量19.185億美元。匯銀主管指出,外資昨天集中在午後匯出,估計一天就匯出逾10億美元,若資金流向趨勢不變,新台幣匯率近日就有機會下探29.5元。
    中央銀行資料顯示,今年以來,美元指數累計強漲7.2%,非美貨幣清一色對美元貶值,其中又以日圓重貶10.06%最重,台灣主要貿易對手國貨幣韓元貶值6.04%居次,新台幣貶幅也有5.8%,星元與人民幣分別下挫1.88%和2.73%。







    匯銀主管指出,昨天上午外資雖有匯出,但力道並不顯著,反而是出口商進場大舉拋匯;到了下午,熱錢撤出潮愈來愈猛烈,新台幣匯率最低跌至29.402元、最多貶值9.2分。

    大型國銀交易室主管說,「國際美元實在很強,歐元在下午一度跌破1.6關鍵價位,使外資加速出走。」不過因逢月底,為出口商拋匯旺季,匯銀主管說,出口商昨天確實進場大賣美元,使新台幣匯率貶值幅度明顯縮減。

    匯銀主管說,「如果不是出口商這幾天都大舉賣匯支撐新台幣匯率,29.5元早就貶破了」。

    出口商與外資一來一往,匯市交投熱絡,昨日總成交量接近20億美元。匯銀主管說,除外資匯出逾10億美元,出口商也拋出等量外匯,匯市有買有賣、勢均力敵,中央銀行雖緊盯盤面,但並未大舉進場調節。

    展望後市,匯銀主管說,昨天盤中新台幣匯率最低已貶到29.4元,估計在5月4日聯準會最新決策出爐前,國際美元漲勢凌厲趨勢難以撼動,新台幣匯率近日就有機會下探29.5元。匯銀主管說,「聯準會展現鷹姿、今年5、6月都要升息2碼,美元缺乏弱勢理由,新台幣匯率自然也很難止跌。」估計短期新台幣匯率將位於29.2~29.5元區間波動。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239/6272176?from=udn-catelistnews_ch2
    *圖片來源:網路
     
    more
  • 0422焦內2.jpg

    台資重鎭封不止 供應斷鏈疫起蔓延

    〔工商時報/康彰榮、楊晴安/數位編輯〕







    昆山於4月2日起配合地方政府防疫封控政策停工,整個長三角地帶貨運全數停擺,電子生產供應鏈近乎淪陷。此為示意圖。圖/新華社


    新冠疫情來勢洶洶,自3月底以來,上海不敵疫情猛爆性外溢,一路向外蔓延至江蘇、浙江、昆山、太倉等地。台商大本營昆山於4月2日起配合地方政府防疫封控政策停工,然而原訂至8日的靜默期一延再延,至今更延至4月19日,復工之日遙遙無期。

    據金管會統計,目前已有超過160家上市櫃台企停工,主要產業為電子零組件、電機機械、電腦及周邊和其他電子業,整個長三角地帶貨運全數停擺,電子生產供應鏈近乎淪陷,不僅令在陸台企叫苦連天,斷鏈危機更引發全球關注。


    隨上海疫情向外擴散,江蘇、浙江等長三角地區齊拉警報,昆山4月初宣布升級防疫,要求企業輪休減產、居家辦公,管制聯外交通等,非必要不得擅離,市民也減少活動,務求城市保持「相對靜默」。

    根據蘇州市16日最新消息,為迅速切斷疫情傳播鏈條,有效阻斷蔓延態勢,保障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蘇州市決定自2022年4月16日零時起,在吳江區、吳中區、相城區、姑蘇區、蘇州工業園區和虎丘區(蘇州高新區)進一步升級疫情防控措施。

    全區「靜默」 昆山供應鏈斷炊

    昆山是長三角電子業JIT原物料與零組件的生產大本營,在昆山貨運停擺下,昆山以外的電子中游、下游業者,就算廠區能夠正常生產,也同樣面臨來自昆山的JIT原物料與零組件斷炊的狀況。

    如果這些廠商從昆山以外的地方調貨支援,不僅送貨時間比疫情未爆發之前拉長許多,也有其他的風險要承擔,例如貨車下不了高速公路,或是貨車司機從高速公路下目的地交流道時,只要健康碼不是綠碼、或是核酸文件不夠齊備,司機與整車貨都會「不知所蹤」,相關狀況時有所聞。

    值得注意的是,緯創、仁寶、嘉聯益等台商聚集的昆山開發區、深化兩岸產業合作試驗區,與海峽兩岸電子商務經濟合作實驗區所在的花橋經濟開發區,仍為管理強度較高的「靜態管理區」,區內所有村、小區,實行封閉式管理,實施「非必要不流動、只進不出」的防控措施。

    仁寶約有一半的筆電代工訂單即是由昆山廠組裝,隨著昆山廠從4月初起停工,對仁寶4月營收也一定會有影響。另和碩指出,為配合當地政府防疫工作,上海廠、昆山廠已暫時停工,實際復工時間有待當地政府通知,和碩將與客戶、供應商保持密切聯繫,且持續評估對財務、業務的影響。在大上海地區設廠的台灣代工大廠中,僅有緯創目前還未停工,對代工業者4月營收影響狀況,將視各業者大上海廠區比重與生產產品而定。

    大陸是全球主要生產國,也是目前唯一堅持清零的國家,在大陸政府堅持採取靜默管理的規範下,即使工廠恢復生產,仍將受限於短期運輸成本增加與當局靜態管理政策,衝擊相關物流作業。除短期運輸成本增加與出貨延遲,大陸五一長假將至,若疫情無法緩和,封城令持續,將對內需消費力道產生衝擊,衝擊層面恐持續蔓延,須密切關注。





    *資料來源:https://ctee.com.tw/topic/2022/627128.html?utm_medium=editor&utm_source=index
    *圖片來源:網路
     
    more